close

Glastonbury,是英國極具代表的表演藝術音樂祭。
國外有非常多的音樂祭,結合著樂園、草地、音樂、自然等等。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專程前來朝聖。
【分享:Glastonbury 2013:如何舉辦一個具有城市規模的音樂祭: http://ppt.cc/W8TM 】

在台灣,越來越多人關注藝文活動。現在各地方都開始推起屬於該地區的音樂節,台北簡單生活節、野台開唱、福隆海祭、高雄大港、花蓮原聲...等。而各大專院校例如台政師中山中興....等,也都有由學生發起類似的音樂、市集、展覽等複合型活動。

 

那花蓮呢?在一個大家眼裡可能是一個觀光城市,有山、有海、有收不完的美景!但對於機能與休閒方面實在很少。
官方政府的「夏戀嘉年華」每年砸下數百萬邀請當紅線上歌手連續每晚的演唱會,每晚有眾多歌手且名氣都還不小,每天會場的狀況都是爆滿的。而這樣的做法,盲目的邀請二十幾位當紅歌手,旁邊招商的攤位大多是夜市小吃等,對於生活在花蓮的居民們,真的是難得的大型休閒活動。

但是這樣的活動,會讓觀光客因為這個"夏戀嘉年華"這個活動,繼續體驗花蓮,遊玩花蓮嗎?而且真的與花蓮的本質有相關嗎?這樣的活動方向真的很粗糙很大財主的感覺。

 

 

* 花蓮當地音樂活動


(圖:2012原聲音樂節 攝:阿陸)

 

原聲音樂節,主要由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主辦,而每年承辦的公司不一樣,帶出來的活動、氣氛、客群也都不一樣。2012年由街聲、寬寬行銷承辦,該年的活動項目、內容、操作手法就較為多元也與中子文化旗下很多活動有連結,例如:樂團徵選、風和日麗唱片展…等。今年2013則是由力撰堂承辦,活動內容目前看起來則較無去年多元,但下個月我們拭目以待吧!

 

花蓮大專院校則是有台觀舉辦第九年的「東嗆」、花蓮音樂人合力發起的「唱秋」、東華大學吉他社與熱音社合辦的「無差別音樂大賽」以及今年才出現的「花米路-花聲獎音樂歌唱比賽」,提供了很棒的舞台機會給在花蓮當地的獨立樂團、學生樂團們。

花蓮當地學生舉辦的音樂比賽與表演舞台,其實在花蓮都有一定的規模與知名度。這些舞台讓還沒成熟的學生樂團可以有一些經歷與體驗,但是最重要的是需要想辦法讓樂團可以打出去(浮上水面),讓更多人知道並且注意。這是在花蓮音樂相關活動的困難與阻礙,在台北對於上游(協辦/贊助單位)、下游(樂團/觀眾)都是非常的多元的,可以吸引到很多樣的族群,也不用怕樂團不夠、觀眾不夠等。

 

 

*花蓮環境

花蓮的環境與群眾其實很特別,這裡沒有夜生活、沒有類似鐵花村、賣捌所那樣的小型展演空間,大多的藝文畫展都是免費入場。曾任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a-zone執行長安郁茜老師曾說「花蓮對於觀賞藝文需要花費這個概念還沒有那麼成熟,高雄駁二也是經營了好幾年才漸漸培養出這樣的觀念。」目前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從新開幕至今將近屆滿一年,這一年帶來許多的展演、近期也有河岸留言在花蓮徵人的消息,雖然不知未來河岸留言在花蓮的發展方向,但是這樣的發展都是花蓮音樂人所期待的。

 

在花蓮已經要邁入第四年了,參加過許多活動,而每次看到塗鴉牆上的照片,其他地區的朋友們可以逛著市集看到一些想也想不到的手作商品、賣賣二手衣物清一下衣櫃,結束後還可以看看表演聽聽音樂,有時候還有露天星空電影院。欸花蓮呢?好像沒有類似這樣的複合性質活動齁!

因此在這就是花米路這個活動的由來… (下段介紹)

 

*花米路

花米路,花蓮、米、鄉間小路,這幾個詞是我們聯想到花蓮的相關事物。在花蓮很多很美好別於都市的人事物,我們可以細細去品味!

其中分為三個部分,音樂、工藝、思想。音樂《花聲獎 不插電音樂歌唱比賽》挖掘花蓮在地好聲音也鼓勵在地創作、《螢火蟲舞台》邀請已經成熟的獨立樂團/歌手以及花蓮在地獨立樂團、學生樂團共同交流演出、《蝸牛市集》邀請花蓮在地工藝家、東華同學以市集擺攤的方式交流本身製作的工藝品,也邀請到周末狂潮來到東華一同參與。在思想部分則有舉辦核能插畫展、核能辯論賽、核能議題講座等,讓同學們一同反思核能的必要性。在這樣多種不同的藝文類型都邀請到當地人士,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同學們更加了解花蓮這一塊土地!

 

今年花米路其實辦得有點粗糙,很多事情與細節並沒有處裡的很恰當。主辦這此深深的一鞠躬與大家致謝....謝謝所有參與或協助花米路的你們!希望未來的一年,我們能有機會與大家再次相見,並且帶來更好的活動!

 

花米路聲活節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DHU.Huamilo

註:原只是想分享一篇國外音樂祭的觀察文章,就這樣變成了小小的註解....哈

謝謝大家

陸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lence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